西安市群众文化活动——“长安诗会”现场
“陕西省文化馆位列‘最佳组织单位(课程类)TOP10’榜单第6位和‘最佳组织单位(师资类)TOP10’榜单第4位,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位列‘课程贡献单位TOP10’榜单第2位和‘师资贡献单位TOP10’榜单第7位,陕西省位列‘最爱学习的省份TOP10’榜单第7位……”近日,中国文化馆协会发布了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2021年度榜单,陕西的多项数据位列前十。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今年要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按照厅党组统一安排,着力打造好‘服务链’,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特色化发展,努力构建布局均衡、设施完善、供给多元、服务高效、协同共进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进线上线下新体验 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文化供给
今年2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品质稳步提升,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上等级率实现新突破,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普遍达标,涌现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场馆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成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和示范镇(街),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今年春节期间,陕西各地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5243场次,惠及群众5331.50万人次。与2021年同期相比,春节群众文化活动(线上+线下)总场次和惠及群众数量不但没有因为年前陕西疫情的影响下降,反而分别有74.77%和133.26%的增幅。此外,为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样式,春节期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喜马拉雅平台,向全省用户发放了22.47万张“15天免费会员卡”,发放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0倍。
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推广,宣传推介公共文化数字资源。“陕西公共文化云”建成投入运行,“陕西文旅之声”建设初见成效,34张专辑、1436个音频的收听、点击量达740万……
以2021年为例,陕西文旅系统着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数字化,积极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录播,极大地扩大了惠民范围。比如,“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2021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全省群众合唱集中展演活动网络直播收看量达82万;“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永远的长征》合唱音乐会线上点击量超过45.3万。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建设,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推动示范引领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陕西积极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为推进示范引领,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优秀实例的总结和推广,推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创先争优。
2021年,持续深化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创新发展,指导宝鸡市、渭南市积极做好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相关工作,推动陕西4个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出台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1年5月,陕西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并于今年1月评选出西安市高陵区等10个县(区)为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单位,协调省财政配套资金2000万元,支持创建单位开展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
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十四五”期间,陕西计划分3批创建30个至40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每一批一般以2年为一个创建周期。3月24日,在开展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基础上,第二批示范县(区)创建申报工作启动。今年第三季度将开展第一批示范县(区)中期检查指导。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组织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遴选工作,加强对典型的指导和支持,以便更好地在全国传播陕西声音。
提升发展能级 打造“艺术链”“产业链”“服务链”
为推动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录播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二季度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录播遴选工作,经过各地报送和审核遴选,各地共有479场直录播入选第二季度播出计划。其中,陕西有49个项目入选,位居第一方阵,包括第五届丝路欢歌丝路欢舞陕西省群众文艺作品展演、西安市红五月音乐会等33个入选直录播(活动类)项目,“艺安康”全民艺术普及微课堂、渭南特色资源等16个入选直录播(资源类)项目。
在推动数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陕西利用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为56个脱贫县安排1120万元,用于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陕西省财政下达5284万元“戏曲进乡村”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基层依托陕西广电网络平台开展“戏曲进乡村”在线直播,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文化下基层活动,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常态化。
为进一步推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今年初召开的2022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提出,着力打造“艺术链”“产业链”“服务链”,提升发展能级,构筑陕西文化和旅游新优势。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表示,打造“艺术链”“产业链”“服务链”是建立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总结与梳理基础上,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重新全面、系统地审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希望通过打造“三链”,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和集群效应,引出重点、抓住特点、推出亮点、补齐空白点,让文化和旅游行业能够更好地融入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大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者 秦毅)
编辑:朱春娇
忒色 同时,“宝宝巴士”线路具有路程短、站点少等特点,可有效填补现有常规公交线路的空白,提升乘客出行的便利性与公交运营的效率 2025-03-25
忒色 本报讯 (记者 李卫)3月19日,2025西安赏花季暨春游周至好风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举行 2025-03-20
忒色 //toutiao.cnwest.com/dev/preview/23038091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入藏日军侵华罪证文物史料http 2025-03-20
忒色 2025-03-07
忒色 本报记者 朱娜娜 摄当27岁的河南姑娘蒋迎春回老家结婚时,她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雁南一路的“泡菜米线”店贴出的“歇业通知”意外变成了一面“祝福墙”,密密麻麻的留言写满了顾客们的美好祝福 2025-03-07
忒色 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今年首次开行的“药王山庙会”旅游专线列车,它的目的地是铜川市耀州区一年一度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药王山庙会 2025-03-02
忒色 农户只需提供种植计划,即可获得从品种选择、育苗管理到移栽指导的全链条服务 2025-02-26
忒色 陕西是中国电影的重镇,具有推动影视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 2025-02-26
忒色 近日,知名考古期刊《考古与文物》刊发考古研究文章《北周宇文觉墓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称,静陵的发现,为探索北周初年的政治斗争及北周帝陵的分布和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5-02-26
忒色 从2020年开始每天下午7点,张雪玲准时开启直播,和诗歌爱好者们一起诵读赏析,交流创作心得 2025-02-24
忒色 农历正月十二,点灯人搭灯架并清扫石穴灯窝,运送点灯的物资和生活用品上山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