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新韵 ——斗门探访记

时间:2024-10-12 10:50:34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古镇新韵 ——斗门探访记

近年来,斗门镇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文旅融合产业,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游客,讲述陕西故事

c34bfb054b1f7bc4caa11039d00faccd.jpeg

斗门镇石牌楼巍然矗立(10月10日摄)。

本报记者 蒲茜文/图

10月10日,秋阳和煦。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南部,一座古朴典雅的石牌楼巍然矗立。牌楼上,“斗门镇”3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静静讲述着这座千年古镇的传奇故事。

“斗门”之名,源自汉武帝的壮志豪情。

“元狩三年,汉武帝为征伐南方诸国,开凿昆明池以练水师。该镇地处昆明池与沣水交汇处的斗渠闸口。之后,历代便以此水利关键设施为名,将其命名为斗门。”斗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朋为介绍,斗门镇最早是个村,清朝时期设镇,是清末长安县八大古镇之一。

丰镐遗址、太平遗址、石婆庙、石爷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壮志豪情、品味周朝文明的博大精深,领略新时代斗门镇的繁荣与活力。

斗门街道旁,昆明池畔,叠翠流金,游人如织。

步入昆明池·七夕公园,气势磅礴的汉武帝立像、汉代楼船雕塑生动展现了汉武帝刘彻在昆明池操练水军,开创“汉武盛世”的英雄气概;一系列雕刻精美的建筑让游客直观感受辉煌灿烂的汉代文化;波光粼粼的昆明池水,倒映着千年来长安的故事……

“昆明池地处沣水、潏水之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神话起源地和七夕文化发祥地。”沣东文旅集团运营管理部副部长佘璐介绍,景区建有汉楼船雕塑、七夕湖、鹊桥、泛鹢台、天地长廊、云水廊、澄碧台等景观,全方位展示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乘坐古色古香的画舫在昆明池上悠然前行,我好像穿越到了流动的山水画中。这样的游湖体验真是令人难忘。”来自湖北的游客段振念告诉记者。

自开园以来,景区依托悠久的七夕文化,开展节日民俗表演、非遗手作、集体婚礼等多种线下活动,将现代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文化、民俗婚俗活动相结合,让文明简约的婚俗礼仪成为陕西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暮色四合,放眼望去,西安诗经里景区灯火璀璨。

“这里的夜游活动令人陶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每个角落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来自广西的游客王悦说。

百戏争艳、飞花有令、变脸喷火,光影水幕……诗经里景区的一系列原创剧目与古风演艺,为游客呈上艺术盛宴。

“节假日期间,我们着力突出‘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白天,景区通过沉浸式的原创情景剧生动展示诗经文化。夜晚,景区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如今时髦的主题‘夜灯’结合,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佘璐说,“我们会用好现有资源,围绕传统习俗、景区特色,举办非遗市集、民俗体验、国风表演等各项文旅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斗门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文旅融合的实践者。近年来,斗门镇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文旅融合产业,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游客,讲述陕西故事。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