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要给一群大学生表演弦子腔皮影戏时,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的所有成员都铆足了劲。
“只要有人看,我们就有演出的激情。”班主朱家银说,随着时代变迁,戏曲受众日渐稀少,弦子腔出现了青黄不接、传承断代的现象。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是平利县内仅存的两个弦子腔民间班社之一。
班社没有固定经营模式,微薄的演出费用也不足以让班社成员养家糊口。当被问到为什么坚持的时候,“热爱”是班社成员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在式微的乡村戏曲市场中,他们的热爱是一缕特别的光。但仅有这样的光,还不足以照亮弦子腔传承发展的路。
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弦子腔起源于民间,深植于民间,生命更在民间。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弦子腔班社的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政策帮扶。同时,要在戏曲保护、剧本创作、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探索建立优秀戏曲人才招聘和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体系,为戏曲教学、创作、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
传播与传承同样重要。要让弦子腔流传下去,在保护的同时,还要拓宽传播路径,在遵循艺术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戏曲艺术与时代的连接点、与观众的共鸣点,实现戏曲内容呈现、形式创新与受众需求融合,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接触、了解、喜爱戏曲。
戏曲传承和保护非朝夕之功,需要持续努力与探索。期待在各方的努力下,弦子腔这朵戏曲百花园中的“山花”能不断绽放出时代新蕊。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