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黄初七年造铜弩机。
游客在拍摄魏黄初七年造铜弩机。
汉中勉县出土的三国时期的铜蒺藜。
魏黄初七年造铜弩机
姓名:魏黄初七年造铜弩机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公元226年
出土地:汉中勉县
年龄:近1800岁
户籍登记时间:1984年
现住址:勉县博物馆
本报记者 杨露雅文/图
“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史书中记载的诸葛连弩,战斗力强悍;“吴神锋弩”射程长达3里,可以贯穿三四匹马,令人生畏。这些“神兵利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离不开一个重要的部件——弩机。
1984年,汉中勉县出土了一件魏黄初七年造铜弩机。8月6日,记者来到勉县博物馆,聆听这件文物的故事。
壹 砖厂出土
1984年,在勉县温泉镇牟营砖厂,工人像往常一样取土烧砖。突然,有人在土里挖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这东西看起来像是某种金属配件。大家用水将其表面的泥土清洗干净后,有工人怀疑它可能是文物,便将其送到了勉县博物馆。
勉县博物馆第一任馆长郭清华看到这件物品时发现这竟然是一件保存完整的铜弩机,更令他激动的是这件铜弩机上的铭文。
“铜弩机上的铭文清楚地记录了器物的制作年代为黄初七年,这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年号。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时间短暂、考古资料贫乏,所以这件铜弩机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是勉县博物馆馆藏的唯一一件有明确纪年标注的三国时期文物,对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军事和文化有重要价值。”勉县博物馆副馆长肖勇勤说。
魏黄初七年造铜弩机长18厘米,宽4厘米,高17.2厘米。弩机上阴刻3行字,部分已剥蚀难认,残存的部分为“黄初七年六月一日……监作吏箫诗已……师张倌耳师造……”另一处还阴刻有“才廿二”3个字。
黄初为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七年即公元226年。根据已发现的魏铜弩机铭文内容推测,日期后所缺的3个字可能是造铜弩机的机构或作坊名称。“监作吏”是官职,“箫诗已”“张倌耳”是人名。
铜弩机上刻铭文的现象在魏、蜀、吴三国的文物中皆有发现,但由于各国职官制度不同,弩机的制造管理亦有区别,故弩机的铭文内容各有特色。魏弩机的铭文内容通常包括制造时间、负责机构、监作吏姓名、制作者(匠、师)姓名等。蜀弩机的铭文一般包括年号、中作部、主管官员名、吏名、工名、重量、弩机强度等信息。中作部是蜀国政府主管弩机制作的官署。吴弩机的铭文与魏、蜀不同,不见监造者姓名和生产机构,但会刻具体使用者的姓名和职务,部分刻有年号和工匠名。
“弩机铭文的内容对我们了解三国时期弩机的制造和管理有重要意义。”肖勇勤说。
在弩机上刻铭文是对先秦两汉以来物勒工名制度的延续。《礼记》中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这是古代的一种考核追责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所谓勒名,即在制造的武器装备上铭刻监造官和工匠的姓名,以示负责。若兵器的质量达不到规定和要求,特别是在作战中影响军队战斗力的正常发挥,有关的监造官和工匠就会因此获罪。诸葛亮十分重视兵器的质量问题。史书上曾记载,兵器在使用中出现问题时,诸葛亮严厉批评了不负责任的官员,认为对主管兵器制作的当事者应该严惩,绝不姑息。物勒工名制度保证了兵器的质量和数量,使军备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肖勇勤说。
贰 强弩之威
弩有杀伤力强、射程远、命中率高等优点,在战场叱咤了很长时间。明代火器出现后,弩才渐渐衰落,退出历史舞台。
《吴越春秋》记载,“当是时,诸侯相代,兵刃交错,弓矢不足以威天下……(楚)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部分学者据此推测,弩为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发明,并逐渐传至全国各地。
“和弓相比,弩有三大好处:弩弦张开以后被挂在弩机的牙上,不需要人力维持,有助于射手瞄准;张弩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双手,还可以用腿、腰等力量较强的部位发力,这增加了弩的射程和威力;弩可进行三点一线的瞄准射击,大大提高了准确度。”肖勇勤说。
《孙膑兵法》中记载,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可以窥见那时的弩在战争中的威力。
弩由弓、弩臂和弩机3个部分组成。弓横于弩臂前端;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用以扣弦发射。在弩的3个组成部分中,弩机是最关键,也是最具技术含量的部件。
弩机通常由郭、望山、牙、钩心、悬刀和枢等配件构成。郭为弩机的机匣,望山为瞄准器。牙与望山连铸,牙下连接悬刀。悬刀为弩机的击发部件,与现代枪械的扳机类似。张弦装箭时,人们将箭置于弩机上的箭道内,使箭尾抵于两牙之间的弦上,然后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向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弩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岁月。最初的弩机并没有郭,望山多与牙连铸。后逐渐发明了木郭,但因为木头强度低,限制了弩的强度。于是,汉代的人发明了铜郭,弩机的强度大幅提升,威力相应提高。
让准确度更高是弩机重要的优势之一。古人为了增加弩机的准确度,最先在弩机上安装了名为“望山”的瞄准器。两汉时期,人们还在望山上标注了刻度,这大大提高了弩的精确度和杀伤力。
“汉代常用‘石’作为计算弩强度的单位。据著名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孙机先生考证,三石弩的有效射程约为189米,四石弩约为252米。”肖勇勤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兼并之战不断。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武器发展,各国统治者竞相发展军工生产,弩应运而生。两汉时期,弩机有了创新性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三国时期,弩的射程、射杀力和命中率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
程宗猷的《蹶张心法》中对弩的描述为“千斤之弩,挂于一寸之牙,发于半指之力,其妙无以加矣”。弩机的发明是中国冷兵器史上亮丽的一笔,其强大的威力、巧妙的构思、科学的设计、精密的技术令人赞叹。
叁 千古之谜
在感叹铜弩机意义重大、设计精巧的同时,它也给我们留下一个千古之谜。
铜弩机上的“黄初七年”4个字,明确了它的生产时期,也道明了它归属于魏国。但那时汉中已是蜀汉的领地,魏国的兵器缘何会出现在这里?要探究这个问题,就得将时间拉回至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三国时期,勉县是蜀魏两国争夺的焦点,双方在此频繁活动。诸葛亮曾以此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留下的历史遗迹遍布勉县各地。
定军山之战前,勉县归曹魏管辖。公元219年,勉县定军山下,刘备与曹操之战一触即发。经过数月征战,黄忠和赵云联手,大败魏军,当年七月,刘备在汉中沔阳(今勉县)登坛自立为王,后在成都称帝,号称蜀汉。定军山一战奠定了蜀汉的根基。
“从定军山之战后,一直到魏灭蜀,这40余年间,汉中始终为蜀国所辖,勉县境内并未发生过战争。虽然在此期间,魏国几次进兵欲夺汉中,但均无功而返。据此我们推测,这件铜弩机可能是诸葛亮北伐期间缴获的魏国战利品,或者是后期魏军占领汉中后所遗,真相有待进一步发现。”肖勇勤说。
作为兵家重地,除铜弩机外,勉县还发现过其他三国时期的兵器,例如三国蜀汉的铜蒺藜。铜蒺藜为一种暗器,有4个尖角,抛出时总有一尖角朝上,因外形与植物蒺藜类似,故名铜蒺藜。铜蒺藜多抛于战地、险径,用以刺伤马匹和士卒,以阻止敌军。民间又将此称为“扎马钉”。
公元234年,蜀军退回汉中时,司马懿驱兵追赶,长史杨仪于退军道上也曾“多布蒺藜阻道”,防止魏军追击。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勉县筑汉城,取固守汉家城池之意,在定军山一带推演八阵图、秣马厉兵、屯兵铸器,这一系列军事措施对巩固汉中军事基地的安全和北伐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遗迹。在勉县发现的铜弩机、铜蒺藜,与史料中记载的诸葛亮曾在定军山下令蒲元等工匠铸造刀剑、弩机和铜蒺藜等兵器的史实相符。
“无论是弩机,还是铜蒺藜,都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这些兵器的制造和发展也展现了某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社会生产力水平。通过研究冷兵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历史、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肖勇勤说。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