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弦一板一腔情

时间:2024-08-06 09:46:42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弦一板一腔情

1959年,乾县弦板腔剧团的第一出弦板腔《槐荫媒》赴西安汇报演出,新颖的形式、精湛的演出,在古城引起了极大轰动,也为乾县走好发展弦板腔之路带来了信心

410d9321-1ca5-4e64-97ac-cf44930d1e7b.jpg.2

7月28日,乾县弦板腔剧团的演员们在排练。 本报记者 张乐佳摄

027ba355-1fbd-4ee8-abbc-5de4ede93943.jpg.2

弦板腔表演剧照。 乾县文旅局供图

年逾80岁的丁碧霞是弦板腔的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现在,她已经不常跟着剧团到处演唱弦板腔了,最主要的任务是教年轻人唱戏。但有时“戏瘾”犯了,丁碧霞也会痛痛快快地唱一段。“在乾县,男女老少都会唱几句。”丁碧霞这样形容当地人对弦板腔的热爱。

经历过濒临失传,也经历过复兴重演,这个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戏剧,如今仍在关中大地流传。怎样让弦板腔继续唱下去、唱得响?热爱弦板腔的人们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探索。

音律节拍  自成风格

皮影戏(通渭影子腔)、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腾冲皮影戏)、皮影戏(弦板腔)……翻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皮影戏项目不胜枚举。

作为一种广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戏曲形式,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种类众多,主要区别在于声腔和剧目方面。弦板腔便是其中风格极为独特的一个代表。

弦板腔从何而来?说法不一。据《陕西省戏曲志·咸阳市卷》引王绍猷先生考证:弦板腔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关中乾县、礼泉、兴平等地,尤其在乾县流传最广。

“乾县弦板腔又称板板腔,因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得名。”乾县弦板腔文化研究者赵秦波介绍,弦子和板子分别是弦板腔乐队里“文乐队”和“武乐队”的领头乐器,演奏时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随着时代变化和听众习惯的改变,如今,弦板腔已经从幕后演唱逐渐转变为台前表演,伴奏乐器也不止早期的二弦、三弦、板子,还增加了板胡、二胡等多种乐器,形成了浑厚、明快的音乐特色。

“弦板腔就是好听!听着心里舒坦!”在弦板腔演出现场,记者随机询问群众,得到这样的肯定回答。但弦板腔的特色是什么?究竟好听在哪?7月28日,记者见到了乾县弦板腔剧团作曲人袁方,他以大众熟知的秦腔“对标”,展现了弦板腔的独特魅力。

“弦板腔的特色其实和秦腔较为接近,既有豪放大气的一面,又有温柔婉转的一面。”袁方说,“但不同的是,弦板腔的节拍更灵活、唱法更丰富。比如说,弦板腔的唱腔板式多达9种,通俗来说,就是弦板腔的节奏更富于变化,听起来更灵动婉转。”

“弦、板乐器巧妙配合也是弦板腔的一大特色。”乾县弦板腔剧团乐队的任勇和张遵超一个打板,一个拨弦,是一对“忘年交”,两人虽相差十几岁但默契十足。他们告诉记者,乐队是弦板腔演出的“幕后功臣”。演出进行到高潮的时候,乐队的老师傅甚至会站起来演奏,而懂行的观众都会挤到乐队跟前叫好,倒忘了台前唱戏的演员。

说到演员和唱腔,丁碧霞告诉记者,弦板腔的哭音是一大特色。“哭音即角色伤感、伤心时的唱腔,听起来哀伤婉转、感人肺腑,非常有感染力。这在弦板腔经典剧目《紫金簪》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丁碧霞说。

不断探索  走向大众

“我们小时候,皮影戏在村口演,场场都观众爆满。后来,弦板腔上了大舞台更火爆了,人人都会唱两句《紫金簪》。常常演员在台上唱,老婆老汉们在台下跟着唱。”在乾县姜村镇,62岁的弦板腔爱好者郭立户回忆说。

随着时代发展,弦板腔在不断探索、不断提升。

赵秦波告诉记者,弦板腔最早是底层大众的一种娱乐方式,“车车一拉,竿竿一撑,亮子一捧”,随时随地便能开唱。也正是在这样村头村尾、走街入巷的演出中,弦板腔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戏”逐渐没落,弦板腔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末,陕西对地方剧种进行了挖掘保护,乾县被设为弦板腔剧种保护试点。

为了让弦板腔有更大范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957年,乾县组织剧团首次尝试将弦板腔搬上了舞台,以演员取代皮影,并在剧目、音乐、布景、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改革。1959年,乾县弦板腔剧团的第一出弦板腔《槐荫媒》赴西安汇报演出,新颖的形式、精湛的演出,在古城引起了极大轰动,也为乾县走好发展弦板腔之路带来了信心。

此后,乾县弦板腔剧团相继创作排演了《九连珠》《取桂阳》等作品,并赴甘肃、宁夏等地演出,进一步扩大了弦板腔的知名度。弦板腔迎来了一段发展的鼎盛时期。

时代的发展总是充满机遇和变数。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在多种新兴文艺产业冲击下,传统戏曲观众流失,弦板腔的传承保护也再次成为难题。

2006年,皮影戏(弦板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乾县为保护传承弦板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划拨专项经费,创排新剧目,组织编辑出版相关书籍……特别是2008年,乾县重组了乾县弦板腔剧团,让弦板腔再次拥有了亮相的舞台。

创新编排  掀起风潮

2014年7月,经过6年的探索,乾县弦板腔剧团迎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剧团创排的弦板腔现代剧《范紫东》被确定为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参评剧目,并一举斩获优秀作曲等9项殊荣。

“传统戏曲要发展,不能只靠传承,必须要与时俱进。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创新题材,让弦板腔反映当下现实。”乾县弦板腔剧团团长付飞社说。

2017年,剧团再次组织排演了反腐题材的大型弦板腔新编现代剧《迟到的忏悔》,并于2017年9月在榆林参加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演出,一举斩获文华剧目奖、文华优秀编剧奖、文华作曲奖3项大奖。

“该剧塑造了老共产党员李耕田顾大义、讲亲情的形象,同时讲述孙儿李兴在人生磨炼中吸取父亲教训、不断成长的故事。剧目展示了我党在反腐斗争中惩治腐败分子、警示教育党员、锻炼培养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历程。”付飞社说。

2023年9月,新编大型弦板腔现代戏《南北岭的变迁》在咸阳市大秦剧院参加了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展演。该剧展现了北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怀仁在农村改革中由一人富带动全村富、由北岭村富带动南岭村富,把南北岭建设成富裕和谐美丽新农村的探索奋进历程。该剧目一经演出,就引发了群众的观剧热潮。

几经时代沉浮,弦板腔台上的演员从未停止过演唱,台下的观众也一直追随。弦板腔的生命力,在“唱”与“听”中不断延续。

“无论新戏老戏我都爱听,各有各的味道!”如今,郭立户除了去现场看演出,还经常在手机上通过短视频看戏。他的短视频平台账号里收藏着不少弦板腔演出片段,收获的点赞评论不少。虽然没了小时候并排坐在皮影“亮子”前的小伙伴,但郭立户如今在互联网上有了许多“新朋友”。

弦板腔也呼唤更多年轻的观众。

在乾县姜村镇,赵秦波筹办的乾州地域文化博物馆,成为最受周边学校学生欢迎的课外研学基地。

“我第一次听弦板腔,感觉挺有趣!”“我小时候听妈妈唱过,自己会跟着唱几句。”“原来我们县城还有国家级的非遗,历史这么悠久。”……

今年初,姜村初中的学生来这里研学,在博物馆的弦板腔展柜前,他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热烈地讨论着。

“对学生来说,家乡的本土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弦板腔,了解乾县。”姜村初中校长王军说。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张乐佳采写/整理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