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至模“热”持续 追溯一个时代的秦腔文化现象

时间:2024-07-02 07:49:35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封至模“热”持续 追溯一个时代的秦腔文化现象

1937年,封至模带易俗社出潼关、进北京,在“七七事变”前演出《还我河山》等新编剧目,不但振兴了秦腔剧种,还引来京城乃至全国各界应者云集,掀起抗日救亡宣传第一波热潮,可谓是易俗社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ab48a3a70e980b8a09371e00db4abac9.jpeg

纪念封至模专场演出现场演出的秦腔《还我河山》 记者 尚洪涛 摄

5e2bf887b6f9abb05b3c71b62258c23d.jpeg

封至模艺术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记者尚洪涛 实习生李思雨 摄

一群天南地北痴爱秦腔的人自发聚在一起,不断传颂封至模当年的尘封往事,追溯着百年前开拓了一个时代的秦腔文化现象,解开了许多秦腔发展道路上的诸多谜团与困惑——持续两周的秦腔界前辈封至模纪念活动虽然在西安已经圆满落幕,但来自北京、南京、榆林等全国各地的专家、演员、导演、戏迷以及封至模先生的世交好友们仍然以讲座、展览、影像、座谈、表演等方式来缅怀这位为秦腔及中国戏剧事业奉献出毕生心血的先贤。

从故纸堆里寻找先贤足迹

封至模为中国戏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作为一代秦腔事业的开拓者,封至模在自己最青春、最朝气蓬勃的时期赴京城学艺,以开拓性、实验性的审美理念,成为陕西戏剧乃至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奠基人之一。近百年后,一批年轻的学者、非遗传承人、资深秦腔戏迷也追随着他的脚步,从历史的故纸堆里寻找当年先贤们走过的足迹,为传播秦腔艺术奉献着自身的热情与能量。

1938年,封至模在西安筹备并开设夏声剧校,培育戏剧英才;如今,一批热爱秦腔事业的年轻人在西安组建了陕西夏声社来缅怀封至模,并在封至模诞辰130周年、逝世50周年之际集结众多秦腔界前辈,举办大型展览、纪念座谈会、系列讲座、大型演出,足以见得“西北王瑶卿”“秦腔齐如山”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纪念演出现场,易俗社、三意社等九个剧团的演员们分文不取,准备了十二个节目,除了经典秦腔剧目《火焰驹》《铡美案》《打镇台》《三上轿》《卖画劈门》《还我河山》博得观众满堂喝彩之外,还有阿宫腔《王魁负义》、京剧《贵妃醉酒》,不同剧种在戏台上的熠熠光彩,让戏迷观众了解到封至模早年间对于京剧表演、脸谱、服饰、妆容一系列元素细致入微的研究,以及当年将京剧作为改良秦腔的范本与标杆,对秦腔走向典雅化付出无数艰苦的努力。

据了解,为了组织这一次大规模纪念秦腔先贤的活动,陕西省盔帽技艺非遗传承人、陕西夏声社负责人、总策划霍耀武和秦剧学社社长苟登财等数位热爱秦腔的年轻人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策划筹办,不仅有精彩的现场活动,出版了《戏剧家封至模文选》,计划出版《封至模画传》,还筹划拍摄系列纪录片来反映中国戏剧、秦腔在近百年来随中国时代浪潮翻滚所走过的道路,全方位记录一代秦腔改革先驱封至模为中国戏剧及秦腔剧种前行作出的贡献。

披露遗憾往事

为秦腔剧社发展模式“敲警钟”

尽管封至模相关纪念活动已经散场,但在西安,封至模“热”的热度仍似夏日里的骄阳,关于封至模生平的研究和揭秘历史迷雾里真相的讨论依然在持续着。一批年轻的专家、学者连日来聚集在一起,不断对比、修正着当年封至模手稿里关于年代的谬误,为充实秦腔近代历史的文献资料出谋划策。

关于封至模及近代秦腔史的追溯与研究实属不易,目前可供查阅的近代秦腔史资料庞杂而无序,并没有形成一部确凿的编年史,年代、人物关系及史实细节均存在少量空白、错乱或谬误。

李梦希今年26岁,是目前国内对封至模进行全方位学术研究最年轻的学者,他花费近3年时间,在攻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阶段写下了14万字论文,以封至模1937年带领易俗社进京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演出这一事件为切口,梳理了那一时期秦腔剧种在京城各界的社会活动和引起的社会效应,解密了一批被尘封了近百年的秦腔往事。

网上关于封至模的资料非常丰富,李梦希按时间线整理了50万字,但真正动笔时发现,以讹传讹、谬误多如牛毛,能用的不多。李梦希便沉下心去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翻阅了1937年至1938年记录封至模及易俗社前辈、陕西社会各界的海量文献资料,从泛黄纸页中寻觅有关秦腔的蛛丝马迹,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巨大而烦琐的工作量一度让他“压力山大”,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封至模先生这一生经历太过丰富,通过他一个人,不仅仅能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剧、陕西戏曲的发展脉络,更能透视几十年来陕西的文化变迁,乃至中国大时代的沧桑变迁史。可以说,我对封先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他是我本乡本土的乡党,研究封先生不仅出于我对家乡的感情,更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不断给我带来最大的支持。”李梦希说。

1937年,封至模带易俗社出潼关、进北京,在“七七事变”前演出《还我河山》等新编剧目,不但振兴了秦腔剧种,还引来京城乃至全国各界应者云集,掀起抗日救亡宣传第一波热潮,可谓是易俗社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但李梦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背后却掩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一年,易俗社在外风光无限,但内部忧患重重,各种纷杂的矛盾几乎达到顶点。回到西安后封至模在这一场风波中黯然离场,憾别易俗社。

李梦希告诉记者,在外界看来,这一次“秦腔进京”风头无两,但对于封至模和易俗社却是不可言说的痛。当时易俗社是剧作家中心制,由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胡文钦、李约祉及封至模等文人剧作家主事,名伶仅作为学生配合社方演出,没有话语权。易俗社在北平期间,每逢陕西同乡来约戏,封至模都会推托,学生对他已然不满。“七七事变”以后,易俗社被困北平孤立无援,学生焦躁情绪愈加发酵。刚回陕西,学生和社方积累已久的矛盾终于以经济纠纷形式爆发,处于劣势一方的学生希图从根本改变易俗社的运作体制,这成为封至模离开易俗社的导火索。后来,封至模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反思:“一切能顺从我的演员,我偏爱他们为他们排戏、设计服装,把他们制造‘红’;不顺从我的,我便轻视他们,拒绝教导,我把艺术看成私有,我把教育当作了恩施。我反对社会上的鄙视艺人,我又要自己把自己制造成戏剧界的统治者。”

站在戏曲研究者的角度,李梦希认为“剧作家中心制”使易俗社自成立起就得以站在时代潮头,封至模既是以时代性剧目贯彻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也是以多品类剧目尝试秦腔开拓更新的探索者,但“剧作家中心制”使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阻碍了双方互相信任并限制了彼此的深度合作,最终封至模于1937年黯然“谢幕”,给自己和易俗社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其中的启示不言自明: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互相尊重的协调合作机制等对于戏曲事业发展非常重要。 记者 职茵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