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承古今,香飘万里

时间:2024-06-25 12:18:06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技承古今,香飘万里

秦始皇尝后倍加赞赏,便赦免了众人,并下令,之后秦镇只贡大米面皮子不献大米,并让李十二留在咸阳皇宫,时不时蒸上几张大米面皮子供他食用

0ca0a4b4-b967-41e3-8603-0f7820eb353f.jpg.2

6月17日,郭天祥在调拌秦镇米皮。

529ca63b-415f-4d45-a6a9-ecd3cc0be5d3.jpg.2

工作人员用大铡刀将米皮切成条状。

dbf14450-5626-4be1-ad39-194d908bc0a8.jpg.2

工作人员用米皮蘸辣椒油进行调制。

6da18488-bbfa-4743-8853-8b99615a4546.jpg.2

秦镇米皮。

本报记者 孙丹文/图

“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关中地区的这句俗语,说的是“关中三大面食”:乾县锅盔、岐山臊子面,以及秦镇米皮。

2007年,滑而韧、软而香的秦镇米皮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传承发展,如今,秦镇米皮以朴素、地道的陕味特色,承载着老陕日食不厌的念想,走出陕西,走向世界。

壹 一碗米皮的“前世今生”

“秦镇米皮,那可真是颇有历史渊源。”户县(现西安市鄠邑区)秦镇凉皮协会会长郭天祥打开了话匣子。

他介绍,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农民好不容易打下的粮食大多是空秕粒,无法上缴贡米。有位叫李十二的农民突发奇想,将米粒用水拌湿碾成米粉,和成糊状,然后倾倒在甑篦上蒸熟,再切成条状,取名“大米面皮子”。

李十二带着大米面皮子和纳贡的乡亲们到了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便要传旨问罪。李十二见状,急忙跪奏:“此米虽差,却能制出佳肴。今奉上大米面皮子,望万岁御品。”秦始皇尝后倍加赞赏,便赦免了众人,并下令,之后秦镇只贡大米面皮子不献大米,并让李十二留在咸阳皇宫,时不时蒸上几张大米面皮子供他食用。李十二去世后,乡亲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不约而同地在正月二十三这天蒸大米面皮子。

跨越千年,延续至今天,秦镇米皮渐渐成为驰名中外的地方小吃。

6月17日12时,西安市未央区,秦镇郭家米皮总店门外顾客排起长龙,郭天祥在店内忙得不亦乐乎。随着近年来秦镇米皮的知名度提高,郭天祥的米皮生意已经从30年前的小吃摊,发展为分店遍布多个城市的大品牌。

“秦镇米皮制作技艺被列入非遗名录后,影响力大大提升。”郭天祥笑着说,“15年前就有留学生对我们的米皮制作方法感兴趣。现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了我们的分店,更多外国人能领略我们陕西地方小吃的魅力了。”

如今,秦镇米皮已经成为西安市鄠邑区秦渡街道的“金字招牌”。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米皮的手艺。据统计,目前,仅秦渡街道就有300余家米皮店。每逢节假日,四面八方的游客会到此品尝米皮。米皮也因此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秦镇符号”,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与活力。

贰 “绵软油香”的背后

在陕西,凉皮系列有小麦面凉皮、大米米皮、擀面皮等多个品类。那么,秦镇米皮有何独特之处?

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这是大多数食客对秦镇米皮的评价。

“秦镇东靠沣河,南依秦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产出的米品质好,因此蒸出的米皮口感自然更好。”郭天祥介绍,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传承改良的调料配方,让当地人无不以米皮为豪。

6月17日,在位于秦渡街道的薛联绒米皮总店内,32岁的魏楠麻溜地将一张张又白又圆的米皮切成细条。魏楠18岁起接手母亲薛联绒的米皮生意,如今技艺已十分娴熟。

“制作米皮,要先将清洗干净的大米用凉水浸泡约4个小时,然后加水打成米浆,再用开水冲烫后搅匀。最后,我们再给蒸笼铺上细密的白蒸布,把米浆均匀地倒在蒸布上,就能开大火蒸了。”魏楠一边向记者介绍米皮的制作过程,一边熟练地蒸着米皮。

两分钟后,米皮就蒸好了,纯白透亮,绵软柔韧,还带有淡淡的光泽。

“秦镇米皮的精华在于拌米皮所用的辣椒油。”魏楠说,制作辣椒油要用优质的干秦椒,先连籽一起碾成辣椒面,然后放入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调味料,用小火熬制,直至熬到香味四溢、辣油红亮为止。

辣椒油的配方是米皮“制胜”的关键。历经多年发展,秦渡街道几乎每家老店都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蒸好米皮,备好辣椒油,下一步就是拿专用大铡刀将米皮切成条状,配上菜,用调料拌制即可。

“一般先往碗里放约四分之三的米皮,加入盐、醋等调味料,然后用剩下的四分之一米皮在辣椒油碗里蘸几下,让米皮挂上辣油。”魏楠介绍。

拌制好的米皮白中透红,红里透香,吃起来酸辣筋道,爽口至极,加上各种颜色的配菜,可谓是色香味俱佳。

“为了吃一碗地道的米皮,我们几乎每个月都来一回。”专程从西咸新区赶到魏楠店里的张卫军说。

叁 要传承,也要创新

随着米皮生意越做越大,郭天祥认识到保护和传承“秦镇米皮”金字招牌的重要性。2004年开始,他通过参赛、找专家咨询等方式,促进秦镇米皮制作技艺标准化、规模化和培训事项规范化。2007年,户县秦镇凉皮协会成立,户县秦镇米皮培训中心开始招收学员学习、传承米皮制作技艺。

“目前,户县秦镇凉皮协会在全国各地有3000余户经营户,户县秦镇米皮培训中心每年能培训近千人。”郭天祥介绍。

除了保留特色,一代代“米皮人”还在米皮的制法上进行创新。“黑米米皮、菠菜米皮、小米米皮等多种米皮在市面上出现,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郭天祥告诉记者。

“父母以前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老店要想持续红火下去,除了传统手艺不能丢,还得在经营模式上下功夫。”魏楠说,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加上游客越来越多,自己不仅开通了抖音账号,还找了专门的外包公司负责宣传运营。

要创新,但不能盲目创新。“我和朋友已经到外地走访很多次,考察能不能做米皮预包装。最终考虑到秦镇米皮一旦隔夜口感就会发生较大变化,思来想去,我们决定暂时放弃。”魏楠说,“比起一时的销量,守好秦镇米皮的‘金字招牌’更重要。”

从街边小吃到登上宴会餐桌,从地方美食到热销全球,千百年来,在秦镇人的传承和守护下,秦镇米皮得以经久不衰。

谈及秦镇米皮的未来发展,郭天祥表示:“接下来,我们想开办米皮体验园,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园区亲自制作秦镇米皮。我还想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早日让秦镇米皮走上国际化道路……”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