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旨在强调作为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在为公众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陕西多家博物馆纷纷推陈出新,以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研学课堂,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5月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教育活动中心和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教育展示区,陕历博推出“文物与科技”“造纸术虚拟仿真课程”“流动博物馆数字化课程”等多场教育展示活动,与15家兄弟博物馆的主会场教育展示形成联动,吸引众多观众参与体验。“文物与科技”系列课程将文物中蕴含的古人智慧与博物馆教育理念相结合,从“古学今用”的视角探寻天文、环保、算术等古代科技的传承与发展。活动展示的“文物与科技之造纸术课程”,通过历史、科学与实践操作的互动体验式学习,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不仅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对全球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还从造纸术实操体验中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独特魅力。此外,“流动博物馆数字化课程”运用5G、VR、虚拟数字人、视频云播等技术,通过讲解导览、交互展示、文物动画、游戏互动和数字观展等多种形式,打造“流动博物馆+云课堂”全新教育模式,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禀赋向公众满意的教育体验转化。
随着博物馆的热度攀升,丰富多彩的博物馆研学课程成为广大学生提升精神素养与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不少博物馆研学课程更注重互动体验,在提高青少年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临场反应等能力。博物馆设置丰富的动手体验区,让青少年亲自操作、直观感受。如结合二十四节气、非遗产品等内容,设置手作工坊,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品或进行艺术创作,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设立志愿者讲解员或文物修复体验员,让青少年在课余生活中体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日常活动,更加深入了解博物馆。
近日,西安博物院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开展具有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小小讲解员。西安博物院小小讲解员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到公益讲解团队中来。5月12日至26日,每个周末,小小讲解员穿梭于博物院的各个展厅,在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景区里,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进行公益讲解。截至5月26日,小小讲解员在“献礼国际博物馆日公益讲解”中,公益服务时长达50余小时。30多名小小讲解员克服困难,不断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升讲解技能,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讲解。
在文博热的当下,博物馆用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把知识与文化以全民参与、触手可及、互动性强的方式展现给公众,让全社会共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面对日益旺盛的群众需求,博物馆如何提供丰富的研学资源、打造更优质的研学产品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博物馆已经将研学纳入博物馆日常工作中,并不断创新课程,提升文化内涵,拓展研学项目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博物馆研学高质量发展。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