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后刘家塔商代墓葬科技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商代贵族“骨膜炎”现象高发

时间:2024-04-11 14:36:45  来源:三秦都市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清涧后刘家塔商代墓葬科技考古最新成果发布 商代贵族“骨膜炎”现象高发

“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黍等为主,并摄入较多动物蛋白。”4月10日,记者从刊发在2024年第2期《考古与文物》上的《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科技考古鉴定与分析》一文中了解到,研究团队通过商代贵族墓地——清涧后刘家塔商代墓葬出土人骨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取得了重要收获。

后刘家塔墓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后刘家塔村南,是陕北地区首次经科学考古发掘并确认的商代贵族墓地。2022年9月—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对墓地内的4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金、铜、玉、陶等随葬品和一些人类骨骼、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为深入了解该人群的生活年代、体质特征、食物结构和资源利用情况,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年代学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体质人类学、动植物考古学研究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取得了重要收获。

据了解,后刘家塔4座商代墓葬出土人骨6例,其中编号M1、M3的墓葬中各有2例,M2、M4墓葬中各有1例。这些人骨位于墓室、盗洞中或随葬车轮附近。“左侧第4跖骨骨干下部尖刺状骨赘,疑似骨”“颅骨轻微多孔性骨肥厚,冠状缝、矢状缝及人字缝附近有针尖状小孔”“两侧肩关节、膝关节轻度骨关节炎”“两侧胫骨重度骨膜炎,骨干中部有大面积板状骨”……通过人骨鉴定与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后刘家塔墓地所出6例个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骼创伤和病理现象。“整体来看,后刘家塔商代贵族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较多,胫腓骨骨膜炎、跖趾关节‘跪距面’现象高发。”据研究团队专家介绍,骨膜炎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可能由感染、创伤、癌症、血管疾病、维生素A过量及其他疾病引起,其中感染和创伤是主要病因。在所有部位的骨骼中,胫骨罹患骨膜炎的概率很高,这可能与胫骨承重较大而温度较低,距离表皮较近容易发生轻微感染等原因有关。后刘家塔商代人骨中罹患骨膜炎的共3例,两侧胫骨均受累,此外还波及腓骨和股骨,症状较为严重。

“跪距面”是一种出现在足部跖趾关节处的非病理性变形,目前我国发现的“跪距面”集中在商周时期。从文献资料及商周时期人像来看,长期使用足尖点地式的跪坐姿势,使跖趾关节频繁背屈受力是导致“跪距面”的主要成因,这一特殊姿势与当时缺少高足坐具和盛行的礼制规范有关。后刘家塔人骨中3例个体都有程度不等的“跪距面”,说明陕北晚商贵族的日常行为和礼仪规范可能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也习惯采用相似的跪坐姿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M3墓室人骨。该个体口腔疾病较多,肋骨多处骨折,肩、肘、膝关节有轻到中度的骨关节炎症状,脊柱也出现了退行性病变。与其他贵族相比,该个体生前似乎日常负重更多、生存压力更大,整体健康状况不佳。

研究团队还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对后刘家塔出土6例人骨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后刘家塔商代贵族的饮食结构高度一致,日常食物以粟、黍等为主并摄入较多动物蛋白。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