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蹈演绎历史 用舞剧传播文化

时间:2022-02-25 08:45:09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舞蹈演绎历史 用舞剧传播文化

陕西作为文化大省,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门》《长恨歌》《青铜》等多部具有陕西特色的优秀舞剧作品,用舞蹈的形式演绎、传播三秦大地上的历史与文化。


9f72998c20e0340047263d811a11cf52.jpg

实景舞剧《长恨歌》剧中场景。记者 李向红摄

aa7af055dfd80bec76a7c9511f3a0fb8.jpg

姑娘们兴高采烈,在一起分享快乐。舞剧《门》剧中场景。记者 李向红摄

除夕夜,央视虎年春晚的舞台上,《只此青绿》一舞惊艳了舞台。舞者身着青绿色的舞衣,长袖翻飞,生动地展示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让浓浓的中国风席卷华夏大地。2月15日晚,《只此青绿》的领舞孟庆旸又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用舞蹈为大家演绎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次惊艳了荧幕。

《只此青绿》的成功不只是因为舞蹈精彩,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陕西作为文化大省,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门》《长恨歌》《青铜》等多部具有陕西特色的优秀舞剧作品,用舞蹈的形式演绎、传播三秦大地上的历史与文化。

《门》 舞出唐朝的烟火气

舞剧《门》是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也是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西安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该剧以如诗如画的舞蹈为观众演绎了一段段精忠报国、痴情相思、快意人生的故事,自2021年9月28日在西安人民剧院首演以来,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不同于以往展示帝王将相的文艺作品,舞剧《门》将目光聚焦在大唐盛世的普通人身上,以今天的视角解读唐代之美,全方位展现唐代人物的命运。舞剧《门》由易杰担任总导演,文子作曲,王铁军编剧,分为《长寿坊·老尼》《翊善坊·宦人》《安德坊·司徒》《平康坊·丑娘》《大明宫·九宝》《永兴坊·乞儿》《崇仁坊·狂生》《通易坊·刀客》《东市·西市》九个章节,通过各种人物的命运变化,展现他们的悲欢离合,为观众呈现出更接地气的唐代社会图景。

舞剧《门》的成功离不开创新二字。该剧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中国传统审美为基础,进行舞美、服饰、色彩、舞蹈语言的设计,将舞蹈、美术、诗歌融为一体,运用声光电营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台效果,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唐代文化体验。

舞剧《门》在音乐的设计和创作上也颇具新意,在古典音乐的基础和底色上,融合了现代音乐的创作理念和元素,让作品更富有时代性。剧中的音乐不只停留在配乐层面,更追求增强音乐的功能性,在情节推动、剧情渲染、角色塑造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白居易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舞剧《门》的创作灵感。辉煌的唐长安城拥有108坊和东、西两市,留下了许多市井坊间的传奇。想要了解这些传奇,就要推开一扇扇门,感受门里人的悲欢离合。

据悉,3月4日至6日,全新升级后的舞剧《门》将在陕西大剧院进行首演。主创人员表示,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成为古城舞台艺术的一张新名片,带领观众感受千年之前的“大唐烟火气”。

《青铜》 舞蹈与文物的浪漫邂逅

博物馆里庄严古朴的青铜器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其上的铭文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如果将那些承载历史的青铜器“搬上”舞台,用舞剧的形式呈现,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舞剧《青铜》由著名编剧唐栋创作,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张建民导演,用舞蹈的方式讲述了一段和青铜器铸造有关的故事。2020年10月15日晚,舞剧《青铜》作为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的开幕大戏,在宝鸡大剧院精彩上演。

舞剧《青铜》的历史背景设置在商末周初,主人公卷耳与太凤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冶炼青铜、铸造礼器的技术。商王想要将青铜铸造技术用于暴政统治和战争杀戮,疯狂地争夺卷耳和太凤所掌握的青铜铸造技术。后来,太凤被杀,卷耳则精心铸剑,助武王伐纣。顺应民心的武王最终取得了天下。“舞剧《青铜》表达了‘器以藏礼,物以载道’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厚德载物,仁爱仁政’的周礼文化。”张建民说。

除了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和高远的立意外,在舞美方面,舞剧《青铜》特意加入了饕餮纹、蟠螭纹等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在服装方面,注重历史的厚重感,根据不同的人物故事和形象进行专门设计。此外,舞剧《青铜》的音乐部分还加入了秦腔元素,完美诠释了男女主人公初恋时的娇羞、分离时的悲情等情感。

该剧将冰屏、全息投影等不同质感的多媒体画面完美糅合,画面丰富、色彩清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观众仿佛走进了历史,置身于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中。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借助《青铜》这样一部舞剧,讲好陕西故事,让人们更加重视和热爱传统文化。”张建民说。

《长恨歌》 骊山脚下的千古绝唱

2021年12月3日晚,骊山脚下,华清池畔,一曲传颂千年的爱情绝唱正在上演。大型实景山水舞剧《长恨歌》以骊山为大幕,以华清池九龙湖为舞台,透过如梦如幻的场景,用优雅婀娜的舞蹈演绎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观众梦回大唐。

舞剧《长恨歌》在历史故事的真实发生地华清宫上演,用舞剧的艺术形式,对白居易的传世名篇《长恨歌》所表现的爱情主题给予艺术再造,还原了一幕壮观的历史情境和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舞剧《长恨歌》全长70分钟,依靠真山真水和声光电的结合,营造了梦幻天空和湖面火海的景象。三组约700平方米的LED软屏和近1000平方米的全隐蔽式可升降水下舞台,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传统与时尚有机交融,演绎了一曲神奇的历史乐章。

实景舞剧《长恨歌》自公演以来,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被许多观众誉为“中国最美舞剧”“来陕西游客必看的精品演出”,荣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组委会特别奖,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并多次入选“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已成为陕西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和国内外游客来陕的必看剧目之一。

陕旅集团推出冬季版冰火《长恨歌》,在舞美、灯光上进行了较大的提升,增加了雪景、火把等冰火元素,通过舞台的艺术布景营造出霜雪铺陈、寒冰倒挂的景象。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的故事在骊山脚下不断上演,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观众。(记者 杨露雅)

编辑:朱春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