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播形式助推文化遗产价值转换

时间:2021-10-19 10:09: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新传播形式助推文化遗产价值转换

三是要把中国文化遗产转变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56处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但这些世界遗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尚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媒介机构的传播任务就尤其凸显出其重要性。


世界遗产在人类文明的学术研究和历史传承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拥有56处世界遗产的中国,这些承载厚重历史的世界遗产就是一篇篇中国特色故事。如何让文化遗产在当代“活”起来,发挥其传播价值,从而变成当今社会大众能够广泛接触的精神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探讨。

近年来,随着《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万里走单骑》这样主推世界遗产、中华文明的综艺节目渐渐火起来,广大青年人对于文物、遗产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愈加喜闻乐见,联动科技和创新的传播形式也让文化遗产逐渐走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而综艺节目等大型的文化价值传播工程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文化遗产价值的传递和解码。

对于文化遗产如何通过传播更好地实现价值转换,如何在当代真正“活”起来,要从4个方面实现转变。

一是要把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产。遗产如果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就成为资产。那么,如何将文化遗产转变为资产?首先要把遗产变成产品、消费品,让它成为群众消费的对象,这需要媒介传播机构、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二是要把文化遗产转变为动产。首先要让遗产“活”起来,“活”与“动”有关联,也有差异。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笔者认为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抓住人本;二是讲好故事,做好传播。

在当代,主要传播对象,同时也是遗产继承人的主体就是青年人,遗产如果不能让青年人感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传承或者去保护、维护,就很难发挥遗产的真正价值。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对象,特别是历史遗产继承的主体,青年是媒介传播机构以及文艺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另外还要知道如何讲好故事,如何让遗产“活”起来、“潮”起来,跟时尚结合起来。文化遗产不能束之高阁,作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补给,文化遗产如何跟高科技结合,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是重点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乐”起来,这是把文化遗产转化为动产的手段。

三是要把中国文化遗产转变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56处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但这些世界遗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尚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媒介机构的传播任务就尤其凸显出其重要性。要把56处世界文化遗产转变为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够熟悉、了解的文化符号,成为人们精神价值的一部分,这是传播者要努力实现的方向。另外,传播不限于世界遗产,传播者应该以此为支点,最终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四是要把文化遗产转变为遗产文化。文化遗产和遗产文化不一样,文化遗产是由一个个历史古迹组成的,如果不能从单一的、特殊的遗产当中寻找到东方文化共同的思维模式、理念价值、审美特性,就不能够充分体现东方文化的共性,也就很难把一个个文化遗产串联成片、形成文化集群,最终汇集成一套文化精神谱系。(朱珠 陆地)

编辑:胡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